top of page

尋找
​私家醫院

中風專題文章

coming soon

​中風

  • 中風在全球被公認為緊急醫療事故, 需要緊急搶救, 救治是爭分奪秒

  • 當腦部出現供血問題, 因不同原因令供血受阻, 腦細胞缺乏足夠供血, 隨著時間因缺氧而死亡

  • 按腦部不同部位的受損, 影響其負責身體相對應功能的運作, 引致永久性傷殘, 嚴重者甚或死亡

  • 可能影響的身體功能: 活動能力, 排便, 視力, 說話和吞嚥能力, 認知, 記憶力…

中風後遺症

  • ​身體永久傷殘

  • 細菌感染: 肺炎和尿道炎

  • 麻痺,痛症

  • 腦癇

  • 肢體痙攣

  • 排便問題: 失禁, 便秘

  • 壓瘡

  • 有腦血管瘤或腦血管壁薄

  • 抑鬱

  • 認知障礙

預防中風:

主要是改變生活習慣和服食防中風藥物

  •  改變生活習慣減低中風的風險因素

    • 健康飲食, 戒煙, 戒酒, 多做運動

    • 控制血壓,血糖, 膽固醇, 體重

    • 治療易致中風的疾病: 睡眠障礙症 , 心臟疾病, 頸動脈嚴重硬化..

    • 切勿使用非法藥物

    • 舒緩壓力, 保持心情放鬆

  • 服食防中風藥物

    • 抗血小板藥物 (如: 亞司匹靈…)- 讓血小板黏性降低, 預防血小板凝成血塊做成血管栓塞

    • 抗凝血劑 (薄血丸) -若血液凝固能力過份減低,會大大提高出血的風險

​預防中風

診斷中風

中風急性治療

不同類別的中風有不同急性治療方法

  • 缺血性中風 Ischemic Stroke:

    此類中風性質是缺血, 血栓引起血管阻塞, 所以首要任務是清除血栓, 盡快恢復血流暢通, 減少或停止腦細胞再受損

    有兩種清除血栓方法: 藥物治療與介入治療

    溶栓治療(Thrombolytic Therapy簡稱tPA)

    溶栓劑可以溶解血栓, 疏通堵塞的血管, 停止缺氧引致更多的腦部損傷

    必須於發病後黃金4個半小時內接受治療才有效

    不是每位患者都合適使用, 需醫生評估

    每位患者對此治療的效用未必相同

    對部份患者有機會增加腦出血風險, 大約有7%

     

    血管介入動脈取栓術​ (Intra-arterial thrombectomy 簡稱IAT)

    此項手術適合大血管栓塞的患者, 若血栓是在小血管發生則不合適

    透過放入細小導管在栓塞的腦動脈中, 直接吸走血栓, 恢復供血, 停止腦部繼續受損

    必須於發病後黃金6小時內進行

    此項技術仍未於香港廣泛應用

  • 出血性中風 Hemorrhagic Stroke:

    主要是透過藥物控制腦出血, 血壓, 凝血和血管痙攣等問題, 不是每患者都需要做手術

    是否需做手術取走血塊, 要視乎多種因素決定, 如: 血腫大小、位置深淺、病人整體情況、牽涉的併發症…

    若需做手術, 主要包括: 取走血塊減低顱內壓、通波仔或植入金屬支架改善供血情況、切除動脈瘤…

​簡單測試

​簡單測試

​笑

要求患者微笑, 兩邊臉和嘴唇的動作是否對稱?

要求患者伸直雙手舉起, 觀察有否其中一隻下垂? 甚或不能舉起?

要求患者重覆說一句短句, 如:「今日食左飯未? 」留意是否如常般說得清楚? 跟平常說話清悉度有否分別? 或者可否不斷重覆說出?

​行

要求患者以直線步行一段短路程, 觀察有否比平常困難?

中風病徵

  • 一側身體 (包括任何一部位: 手, 腳,臉部)麻痺, 無力甚或癱瘓

  • 身體失去平衡, 肢體活動不協調, 甚或絆倒

  • 視力模糊, 視野缺失, 有重影

  • 口齒不清, 詞不達意, 不能如常表達和理解

  • 突發劇烈頭痛, 頭暈,嘔吐, 意識,神志不清,抽搐…

中風類別

與起因

  • 缺血性中風 Ischemic Stroke:

    佔約80%

    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阻塞而致, 因不同原因在血管內形成血栓, 阻止血流到大腦, 腦細胞因缺血而死亡

    起因: 動脈粥樣硬化, 心臟疾病 (心律不齊, 心瓣問題, 冠心病)…

  • 出血性中風 Hemorrhagic Stroke:

    佔約20%, 俗稱「爆血管」

    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破裂出血而致, 出血除壓迫腦組織外, 亦會損害腦細胞, 同樣也令其死亡

    起因: 長期高血壓, 血管結構問題 (如腦血管瘤,腦動靜脈畸形和腦腫瘤), 血管病變, 凝血問題…

  • 小中風 (短暫腦缺血) TIA  

    短暫性出現中風徵狀, 可能只是數分鐘至十數分鐘

    小中風未必帶來永久性損傷, 但被視為中風的先兆, 若忽視而沒有求診去找出小中風的原因和治療, 短期內好大機會真中風, 有機會造成永久性傷殘

中風康復

中風康復:

因中風對腦部不同區域有可能造成永久傷害, 所以對不同身體功能都有機會影響, 涉及範圍甚廣, 需要不同醫護的復康治療

當病情受控穩定, 患者下一步就是盡快開展復康治療

以往常說中風後頭半年至一年是黃金康復期, 但請勿過早為自己設限, 只要病情穩定後盡早持久的做復康, 康復效果亦是肯定的

  • 提升患者肢體功能, 活動能力

  • 増加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, 重新學習如何照料自己的活動, 提升生活品質

  • 學習吞嚥技巧和進食流質食物,減低硬喉; 重新學習聽說能力, 協助日常溝通

  • 處理營養不良和便秘問題, 提供飲食營養建議

  • 有抑鬱症的患者可學習身心鬆弛和舒緩情緒方法, 甚或接受心理輔導服務

中風風險

因素

  • 年齡:55歲以上

  • 性別: 男士較多

  • 家族病史:有中風或心臟病史

  • 高血壓, 高膽固醇, 糖尿病

  • 肥胖

  • 吸煙, 酗酒

  • 有心血管疾病

  • 有腦血管瘤或腦血管壁薄

中風診斷方法

中風的救治是爭分奪秒, 因急性的中風治療是有黃金治療時機, 所以即時的診斷非常重要, 診斷的目的:

患者是否中風?

患上那類型中風? 缺血性? 出血性?

腦部受損的區域和範圍?

 

診斷檢查包括:

  1. 臨床檢查

  2. 抽血化驗

  3. 電腦掃描 CT Scan

  4. 磁力共振掃描 MRI

在香港政府醫院通常會做第1至第3項, 第4項較少做

​急性治療

bottom of page